水稻是一种需钾量很多的粮食作物。近年来,超级杂交水稻正在推广和应用,而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对钾的需求量要大,有时可高出30%~40%之多。那么,钾肥对水稻的作用有哪些?水稻钾肥什么时候施最好?用量多少?
—般稻田土壤的钾素消耗严重,尤其在供钾潜力不高的南方酸性土壤地区,在一些高产水稻生产体系中,钾素可能呈现亏缺状态,这对创高产是很不利的。所以在当前发展高产甚至于超高产的水稻生产时,适量和适时补充钾肥是有必要的。这里要说明一点,为了提高农田钾素的循环利用,对于秸秆还田的水稻田来说,可以适当减少化肥钾的投入量,因为水稻当季所吸收的70%的钾都存在于秸秆中。但是在那些没有秸秆还田的稻田有效施钾是很重要的。
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: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钾的含量约为1.5%-3.5%,穗部含量较低,一般在0.5%-1%以下。钾在植物体内几乎完全成为离子状态存在,部分在原生质中处于吸附状态。钾与氮、磷不同,它不是原生质、脂肪、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。但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谢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转移等,钾都具有触媒作用,能促进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。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,所以施氮越多,对钾的需量也就相应增加。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。适量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,并能使细胞壁变厚,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的能力。
水稻缺钾时的症状:根系发育停滞,容易产生根腐病,叶色边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,但叶片比较短。严重缺钾是,首先在叶片尖端产生黄褐色斑点,逐渐扩展至全叶,茎部变软,株高伸长受到抑制。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,能从老叶向新叶转移,缺钾症先从下部叶片出现。钾不足时淀粉、纤维素、碳水化合物减少,水稻处于繁茂遮阴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,增施钾肥后生育大多可以得到改善。